《气体分析校准混合气组成的测定和校验比较法》(GB/T 10628-2008)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气体分析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,主要用于校准混合气组成的测定和校验方法。以下是该标准的关键内容概述:
1. 标准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通过比较法测定校准混合气组成的方法,适用于气体分析中使用的参考混合气的验证和校准,涵盖工业、环保、科研等领域的定量分析。
2. 术语定义
校准混合气:已知组分浓度的气体混合物,用于仪器校准或方法验证。
比较法:将被测气体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分析,通过响应值比较确定组成。
3. 方法原理
将待测混合气与标准气体在相同分析条件(如气相色谱、红外光谱等)下检测,对比两者的仪器响应信号(如峰面积、峰高),计算待测气体浓度。
4. 关键步骤
(1)标准气体选择:标准气体组成应接近待测气体,浓度范围覆盖待测值。
(2)仪器校准:用标准气体校准分析仪器,确保线性响应和稳定性。
(3)平行测定: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标准气体和待测气体,记录响应值。
(4)数据处理:通过比例计算或校准曲线法确定待测气体组成。
5. 技术要求
重复性:同一操作者多次测定结果偏差应符合标准要求。
准确性:测定结果与标准气体标称值的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。
仪器条件:严格控制流量、温度、压力等参数。
6. 应用场景
气体生产厂家:验证混合气组成是否符合标称值。
实验室:校准分析仪器(如气相色谱仪、质谱仪)。
质量控制:确保工业过程气体监测数据的可靠性。
7. 注意事项
标准气体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需符合规范。
避免交叉污染,确保气路系统清洁。
环境因素(如温度、湿度)可能影响结果,需修正。
8. 相关标准
与本标准配套的其他气体分析标准包括GB/T 5274、GB/T 8984等。